首页 →  综合新闻 → 武夷之旅(武夷文化)
读新词 看变化
2003/11/4 武夷山机场  浏览选项:    本文已被浏览 13226 次

武夷山报 2003年10月30日

  品牌地位迅速提升

  1999年初,武夷山市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10月成为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批准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第四处、世界第23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之后又入选中华十大名山,武夷山市品牌地位迅速提升,成功地走向全国并开始迈向世界。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大会于12月1日摩洛哥时间10时15分(北京时间18时15分)正式通过中国武夷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为此,武夷山人民全力以赴,先后投入1亿多元,对申报区域进行整治、疏理和保护管理。在景区范围内,共有404户、2000多人移居别处。

  列入“世遗”区域总面积达999.75平方公里,填补了我省“世遗”空白,也成为全世界23个双遗产地之一。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999年1月5日,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中,武夷山市以较高分数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华十大名山

  2003年1月,我国首次由权威人士推选的“中华十大名山”在北京揭晓,武夷山榜上有名。此举更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升中华名山整体形象,这也是中国首次权威发布“十大名山”的评选结果。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顺应形势的变化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创新,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努力开创新的局面。出台了《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采取重组、兼并、联合、拍卖等方式,对111家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改革;实现了武夷山航站与厦航、电力公司与省电力公司成功重组,完成了武夷宾馆、外贸公司、医药公司、岩茶总公司等的改革,景区、开发区、度假区改革稳步推进;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审批、收费项目531项,废止文件76份,清理规范性文件171种;加快农村改革,落实土地延包政策,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各乡镇、各部门也积极推进工作创新。

  数字武夷

  通过建设武夷山市公用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和利用全市的信息技术和资源,通过网络化信息共享,建成以数字化为根本特征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会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目前,数字武夷一期工程已顺利完成,完成了“1136”系列工程建设。

  下岗再就业

  五年来,共安置下岗工人7000多人,占我市全部下岗工人的70%至80%。

  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18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我省首家以风景名胜区改制的旅游股份制企业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总股本5400万股,净资产8100万元,发起人的出资按一定比例折股。

  武夷山机场有限公司

  2002年3月30日,厦门航空开发服务公司和武夷山民用航空站合资成立武夷山机场有限公司。采用职工入股的形式,共同投资1.08亿元合资成立新公司经营武夷山机场。双方出资比例分别为65%和35%,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

  水资源流域经营权有偿转让  

  我市对西溪、西际溪、温岭溪、坑口溪、东溪、黄柏溪等6条流域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进行公开投标,竞得水资源费2600多万元,每个标项中标额都大大超过底价,从而更好地规范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此举开创我省水资源开发之前例。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4亿元,超过预定比1980年翻四番达到23亿的目标要求,比1998年增长65.48%,年均递增10.6%;全社会工业总产值8.87亿元,比1998年增长60.02%,年均递增9.86%;农业总产值7.95亿元,比1998年增长25.09%,年均递增4.58%;旅游接待人数261.7万人次,比1998年增长58.46%,年均递增9.64%,旅游总收入10.13亿元,比1998年增长53.02%,年均递增8.88%;财政总收入10970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7930万元,比1998年增长51.36%,年均递增8.64%。根据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2年我市经济实力在全省59个县和县级市排名31位,比1998年的38位提升了7位,经济发展评价位列全省第8位 ,比1998年52位提升了35位,实现了进入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的目标。

  创业竞赛

  2002年3月14日,我市开展了创业竞赛活动,在各行业、10个乡镇和4个农茶场开展四个系列的创业竞赛。我市创业竞赛开展以来,全市各部门、各乡镇纷纷迅速行动起来,形成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局面,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世遗二期保护工程

  2001年,本着武夷山景区要走可持续发展,走精品旅游之路的精神,提出了建设武夷山世界遗产保护二期工程的重大构想,此后,我市斥资3亿元,全面打造世界旅游精品。二期工程仅征地拆迁就涉及3个乡镇9个行政村及部分驻山单位,计划投资1.6亿元,是一期的1.8倍。环保旅游观光车投资1个亿。

  旗山科技工业园区

  旗山科技工业园区是武夷山旅游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位于武夷镇内,毗邻市区,总体规划面积达160公顷,重点发展茶叶加工、旅游工艺品、竹木制品、电子、建材、食品等。

  旅游生态经济创业园

  创业园总体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1.3平方公里,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将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把创业园建设成生态型、花园式的新兴工业园。

  乡村旅游

  五年来,我市相继开发了城村、五夫、下梅等颇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旅游线路,使我市的旅游内涵更加丰富,旅游结构更加合理,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村电网改造

  五年来,共投资7500多万元,完成了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用电同价。电价降了,电灯亮了,农村朋友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从建设国际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力求通过做大城市,形成城市的集聚效应。1998年以来,武夷山市实施了旧城改造,拉邢城市道路网,建设了环岛西路、迎宾路、百花路、站前大道,铺设了地下管网,投资310万元建设了9公里路灯工程。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使武夷山基本具备了一个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功能。

  武夷通

  五年来,我市通讯事业迅速发展,给广大城乡居民带来了极大便利,全球通、联通、“武夷通”无线电话迅速发展。

  旧城改造

  五年来,我市累计投入30.4亿元实施了和平南路、和平中路、中华路、水东街、自立路等旧城改造,新增建筑面积26.15万平方米,2000多户居民搬进新居。建设了环岛西路、迎宾路、百花路、站前大道。市区、度假区、开发区连成一片,形成了约5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

  列宁公园

  列宁公园建设着手于1998年3月,1998年7月完成12家单位和37户私房总面积13334平方米拆迁,并开始动工建设。新的列宁公园从原来的42亩扩大到80亩,公园绿地面积3.45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70%,地理位置优越,集休闲、游览、教育于一体,是一所开放式公园。此后,我市又新建了希望公园、江滨公园、樟树公园,全市新增绿地14.46万平方米。

  武夷快

  贯穿我市的横南铁路全线运营,1998年12月开通了南下客运列车,2001年又开通了北上客运列车,列车客运2002年达到了29万人次,其中的武夷快为中外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

  大王阁

  武夷山庄大王阁等一批旅游设施快速建成。度假区、市区宾馆达200家,20000个床位,其中三星级以上近20家。

  福分线省际公路

  福分(福州至闽赣交界分水关)线是我省重要的出省通道之一,近年来在上级大力支持下,我市对市区至分水关31.5公里路段进行拓宽改造,等级标准是二级公路,工程分两期,现已全部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深化文明创建活动,连续3届6年获得福建省文明城市,全市涌现了19个省级文明单位,43个南平市级文明单位。开展了“弘扬传统美德,建设诚信武夷”活动。为弘扬武夷文化,实施武夷宫文化一条街建设,建设了柳永纪念馆、朱熹纪念馆、武夷山博物馆、武夷山自然博物馆等场馆。武夷山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五夫镇、下梅村、城村村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等等。

  省级文明城市

  我市一贯坚持两手抓,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深化文明创建活动,连续六年三届获得福建省文明城市称号。2000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城市一级达标城市称号。

  庙堂改书堂

  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开展了“立四榜,树样榜”活动,改庙堂,推进文化书堂建设。

  武夷高教园区

  武夷高教园区占地10000亩,南平市师专首家入园,占地30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02年10月中旬开工建设,今年8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并于9月1日实现招生,旅游、计算机、外语、艺术等四个系2500名学生正式入校读书。一期建设总面积7万平方米,包括学生宿舍区2.1万平方米,教学区2.57万平方米。目前二期工程已开始着手建设。南平师专正积极申报本科的武夷学院。此外还要积极引进省内外高校入园,入住高教园区。

  武夷速度

  武夷山创造了一项项“武夷速度”,申报世遗从正式启动到迎来联合国专家验收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武夷高教园区从动工到建成新生入学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世遗二期工程拆迁面积10万平方米、拆迁户742户,到目前已签订协议95%,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

  诚信武夷

  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了“弘扬传统美德,建设诚信武夷”的活动,得到广大城乡人民欢迎。在农村广大农民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活动,现已评定信用村21个、信用农户4020户,贷款2000多万元,广大村民受益,解决资金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街道办事处

  根据全省城市抓社区的建设要求,我市设立了崇安、新丰、武夷三个街道,12个居委会,实现了由乡镇到街道的转变。

  双拥模范城

  2002年7月,我市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城称号。武夷山对部队工作大力支持,加大了对驻军财政投入,先后新建了人武部办公楼,修缮边检站、武警宿舍楼,解决用水、用电问题,支持部队的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和菜篮子工程建设。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为指导,通过“三讲”集中教育、“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十六大精神万人宣讲等活动,广泛进行党员思想素质教育,对干部任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市委班子成员突出过好群众关和廉洁关,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意见》。1998年以来,全市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40件,给予党纪处分133人,开除党籍40人,撤销党内职务6人;政纪处分106人,开除公职3人,撤销行政职务19人,降级11人,其中涉及乡科级干部要案28件,经济类大案件35件。

  “三马一车”

  1999年开始,我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同时认真贯彻南平市委“高位嫁接、重心下移”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下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任村支书、村助理、流通助理、金融助理和科技特派员等。如今已先后有一半以上村配备了下派的村支书、科特派、村助理,形成了农村“三马一车”模式。1999年以来,已先后下派了315名干部到农村基层任职,下派干部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村民同住、同吃、同劳动,找准了经济发展的路子,干出了样子,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希望。

  “三个代表”标兵

  我市认真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大党员干部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要求,实现人民的愿望。2002年,市纪委下派干部张庚生被评为全国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基层干部标兵。

  公选

  我市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同时加大公开选拔干部力度,推出景区管委会主任、土地局长、交通局长、规划局长、教育局长、市委办副主任、粮食局副局长、经贸局副局长、二中校长等一批职位进行公选。

  -----蔡锦生 陈洋 
 发布人:jzq  [ → 我要发表文章 ] 上篇文章: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下篇文章:机场公司十月份生产运输完成情况

Back
Top
武夷山机场对于网页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或盗用,概不作出明示或默示的保证、说明或陈述;在法律许可的
范围内,对于因提供或使用本网页所载资料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损失、损坏或伤害,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武夷山机场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转载本站资料请注明出处。电子信箱:
http://www.wysairport.com 闽ICP备05010084号